English

关于“左公柳”纪实诗的考证

1999-01-1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20多年前,左宗棠率兵西征,收复新疆并进而开发和经营西北。其中发动军士沿途植树就是一件功在当时、利及后世的善举。左宗棠在一封书札中曾谈到,“兰州东路所种之树,密如木城,行列整齐。栽活之树,皆在山坡高阜,须浇过三伏,乃免枯槁,又不能杂用苦水,用水更勤。”(《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24第17页)可见在西北的黄土高坡上植树是何等艰难。尽管如此,左军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边进军,边植树,并取得巨大成功。1880年,左宗棠离开西北返京途中看到,“道旁所种之柳业已成林,自嘉峪关至省(兰州)除碱地砂碛外,拱把之树连接不断。”(《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37)这些郁郁葱葱的杨柳被人亲切地称誉为“左公柳”。当时还有人写下了关于“左公柳”的七言绝句,因脍炙人口,被人们广为传颂。

1983年初秋,曾进军新疆并屯垦戍边多年的王震老将军约见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认为80年代初史学界公正、客观地评价左宗棠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王震说:“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对历史人物要恢复其本来面目。凡是对国家民族有功的人,都应该给予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力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王震同志回忆他建国初期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他还看到当年种的“左公柳”。王震还非常兴奋地低吟左宗棠驻军新疆时一位同乡赠他的诗: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约见之后,左景伊写了一篇文章在当年10月15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左宗棠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上闪光》,副题是《王震同志谈左宗棠》。文章的发表对史学界重新评价左宗棠起了推动作用,王震同志所吟诵的那首七绝也因此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不仅为一些史学论著所援引,而且被写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不过,左景伊的文章并未说明这首七绝的作者是谁,只说是左宗棠的“一位同乡”。

左宗棠的这位同乡是谁?

1989年出版的《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5卷中载有湘军重要人物杨昌浚的传记。该传记写道:光绪四年十二月,杨昌浚奉派到达兰州帮办军务,办理甘肃、新疆善后事宜。西上途中,见陕甘一带夹道种柳,即景生情,吟诗一首。诗与王震所吟诵的一字不差。传记的作者杨东梁是研究左宗棠的专家,他指明左宗棠的同乡、即那首七言绝句的作者是湘乡人杨昌浚,这一点应是可信的。

1993年,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了左氏后裔左焕奎的《左宗棠略传》。该书的封面和封底上均赫然印上了王震所吟诵的那首七绝。该书中说,光绪五年杨昌浚应左公之约西行,见道旁树,即景生情,吟七绝诗一首。诗如前述。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中记述左宗棠收复新疆,并以黑体字刊出上述七绝,标明作者为杨昌浚,注明该诗的意思为:“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后,进一步筹划防务,还没有班师回朝,湘军战士驻防在天山南北,战士们所栽的杨柳树迤逦三千里,把春风引过了玉门关。”

综上所述,自从《光明日报》发表王震吟诵的关于“左公柳”的七绝以来,这首诗曾反复被人们征引,还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所传诵。但据笔者浅见所及,在此之前,关于“左公柳”的这首七绝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1982年出版的《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故事》一书载有《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篇,作者也是一开篇即引用了关于“左公柳”的七绝,并说明“这是后人赞颂左宗棠率兵平定侵占新疆的阿古柏政权,并迫使沙俄归还伊犁和屯垦戍边建设新疆的一首诗。”诗的内容则是:

大将西征人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赢得春风渡玉关。

在这里,“筹边”变成了“西征”,“尚未还”改为“人未还”,“引得春风度玉关”写成了“赢得春风渡玉关”。作者并未注明出处,是否另有所本不得而知。

同样一首吟诵“左公柳”的七绝,本来出自同一个杨昌浚之手,何以差别如此之大?孰是孰非,笔者顿生疑惑。既然该诗的作者已有定论,笔者便注意查找杨昌浚的原作,终于得到了答案。

杨昌浚关于“左公柳”的七绝原载于《湘雅摭残》。该书收录自清末以迄民初634位湖南人的诗作,有旧体诗凡八千首,是一部颇具史料和艺文价值的地方文献。岳麓书社1987年根据湖南图书馆藏稿本标点排印。在《湘雅摭残》卷三中,收录杨昌浚诗作六首,头一首即关于“左公柳”的七绝,并有简述和评论:

“秦陇道上,绿柳阴浓,皆左文襄西征时所植,世人名曰左柳。杨昌浚有诗云:

上相筹边未肯还,

湖湘子弟遍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盖纪实也。”

从这里我们知道,杨昌浚关于“左公柳”的七绝纯系纪实之作。该诗第一句的前两个字不称“大将”而称“上相”,后三字不作“尚未还”而作“未肯还”,第二句中湖湘子弟是“遍”天山而非“满”天山。当时的左宗棠早已是内阁大学士,人称相国、中堂,又因收复新疆之功被封为二等侯爵,因此,称“上相”是符合其身分的,“未肯还”比“尚未还”更能体现出左宗棠开发西北的决心和毅力。

唐朝诗人王之涣写过著名的诗篇《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早已传颂千古。杨昌浚巧妙地加以改造和利用,赋于了全新的意境,热情歌颂了左军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由衷赞扬了左宗棠开发西北的爱国情怀和务实作风。可以肯定的说,这首纪实诗将会与王之涣的《凉州词》一样传颂千古。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首关于“左公柳”的诗曾广为流传,出现记载失误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尽管若干文字与原作不符,但对该诗的基本思想并无太大的影响。不过,治学总以求真为尚,答案既已清楚,就没有必要继续以讹传讹了。笔者希望《中学历史》教科书再版时,改用杨昌浚的原作,并将注释的文字作相应的修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